論語集説/子路第十三
page 48
子貢レ問フ友ヲ。
子曰。
忠告シテ而二善道シ一之ヲ。
不可ナレバ則止メヨ。
二毌レ自一辱メラルル焉。
- 集解
- 包咸曰。忠告二以是一非レ告之。二以善一道レ導之。レ不レ見從則止。必レ言之。或レ見辱。
- 集疏
朱熹云。二盡其一心以レ告之。二善其一說以レ道之。伊藤源佐云。其人レ不可。則暫止レ不言。亦二俟其自一悟。 - 案
- 善道二與忠一告對。朱子是也。皇本善上二有以一字。不可レ作否。毌レ作無。今皆二從邢一本。
- 朱注
- 友二所以一レ輔仁。故二盡其一心以レ告之。二善其一說以レ道之。然レ以義合者也。故不可則止。若以數而レ見疏。則自辱矣。
曾子曰。君子ハレ以テ文ヲレ會ス友ヲ。
- 集解
- 孔安國曰。友二以文一徳合。
レ以テ友ヲレ輔ク仁ヲ。
- 集解
孔安國曰。二有相切磋之一道。三所以二輔成己之一仁。 - 集疏
- 陸徳明云。二有相切一磋。本今レ作友。
- 案
- 皇本三作友二有相切磋之一道。邢本二無有一字。案孔上注云。友二以文一徳合。此二承上一注。レ不三當復二有友一字。今二從陸一本。
- 朱注
- レ講學以レ會友。則道益明。レ取善以レ輔仁。則徳日進。
子路第十三
- 集疏
- 邢昺云。此篇二論善人一君子レ爲邦レ敎民。仁政孝悌。中行常一徳。皆レ治國レ脩身之要。大意二與前一篇相類。且囘也レ入室。由也レ升堂。故以レ爲次也。
- 案
- 邢云。大意二與前一篇同。故以レ爲次是也。其下言二以レ入室一レ升堂上レ爲次。則レ失之。凡論語編次。或二以行一事次序。或以レ自粗レ入精。或二以大意相一類。レ未下有二以首章姓一字二爲次一第上者也。
- 朱注
- 凡三十章。
子路レ問政。
子曰。
レ先ンジ之ニレ勞ス之ヲ。
- 集解
- 孔安國曰。二先導一之レ以徳。二使民一レ信之。然後レ勞之。易曰。說以レ使民。民二忘其一勞。
- 集疏
- 陸徳明云。勞孔レ如字。鄭力報反。邢昺云。此周容易兌卦彖辭文也。
レ請フ益。
曰。
レ無レ倦ム。
- 集解:孔安國曰子路二嫌其一少。
- 故レ請益。曰レ無倦者。二行此上一事。レ無倦則可。
page 49
- 案
二之字指レ民。先レ之以二民事一爲レ先。勞勞レ之來レ之之勞。謂三慰二勞民一。鄭力報反是也。言爲レ政之道。在二先レ民而後一レ公。在三勞二慰之一也。
- 朱注
蘇氏曰。凡民之行。以レ身先レ之。則不レ令而行。凡民之事。以レ身勞レ之。則雖レ勤不レ怨。」吳氏曰。勇者喜二於有一レ爲。而不レ能レ持レ久。故以レ此吿レ之。◯程子曰。子路問レ政。孔子既吿レ之矣。及レ請レ益。則曰レ無レ倦而巳已。未二嘗復有一レ所レ吿。姑使二之深思一也。
仲弓爲二季氏ノ宰一問フレ政ヲ。子曰。先ニス二有司ヲ一。
- 集解
王肅曰。言爲レ政當下先任二有司一。而後責中其事上。
- 集疏
皇侃云。有司謂二彼邑官職屬佀吏之徒一也。言爲レ政之法。未レ可三自逞二聰明一。且先委二任其屬吏一。責以二舊事一。
赦シテ二小過ヲ一。擧二ゲヨ賢才ヲ一。曰。焉ゾ知ツテ二賢才ヲ一而擧ゲンレ之。曰。擧ゲヨ二爾ガ所ヲ一レ上付き文字知ル。爾ガ所ハレ不ルレ知ラ。人其レ舍テン諸。
- 集解
孔安國曰。女所レ不レ知者。人將三自擧二其所一レ知。則賢才無レ遺。
- 案
先二有司一。猶二先レ之之先一。言以レ擇二有司一爲二先務一也。赦二小過一。擧二賢才一。乃申下說先二有司一之法上也。
- 朱注
有司衆職也。宰兼二衆職一。然事必先二之於彼一。而後考二其成功一。則己不レ勞而事畢擧矣。過失誤也。大者於レ事或有レ所レ害。不レ得レ不レ懲。小者赦レ之。則刑不レ濫而人心悦矣。賢有レ徳者。才有レ能者。擧而用レ之。則有司皆得二其人一。而政益脩矣。」焉知賢才云云。仲弓慮レ無三以盡知二一時之賢才一。故孔子吿レ之以レ此。程子曰。人各親二其親一。然後不三獨親二其親一。仲弓曰。焉知二賢才一而擧レ之。子曰擧二爾所一レ知。
爾所レ不レ知。人其舍レ諸。便見下仲弓與二聖人一用レ心之大小上。推二此義一。則一心可二以興一レ邦。一心可二以喪一レ邦。只在二公私之間一爾。〇范氏曰。不レ先二有司一。則君行二臣職一矣。不レ赦二小過一。則下無二全人一矣。不レ擧二賢才一。則百職廢矣。失二此三者一。不レ可三以爲二季氏宰一。況天下乎。
子路曰。衛君待ツテレ子ヲ而爲スレ政ヲ。子將二奚カ先ニセント一。
- 集解
包咸曰。問往將三何所二先行一也。
子曰。必ズ也ヤ
page 50
正サンレ名ヲ呼カ。
- 集解
- 馬融日。正二百事之名一。
- 集疏
- 皇侃云。韓詩外傅云。孔子待二坐季孫一。季孫之宰通日。君使二人假一レ馬。其與レ之不乎。孔子日。君取レ臣謂二之取一。不レ謂二之假一。季孫悟。告二宰通一。日今日以來。云二君有一レ取。謂二之取一。無レ日レ假也。故孔子正二假レ馬之名一。而君臣之義定也。鄭注云。正レ名謂レ正二書字一也。古者日レ名。今世日レ字。禮記日百名以上。則書二之於策一。孔子見二時敎不一レ行。故欲レ正二其文字之誤一。朱熹云。衞君謂二出公輒一也。是時出公不レ父二其父一。而禰二其祖一。名實紊矣。故孔子以レ正レ名爲レ先。謝氏日。正レ名雖下爲二衛君一而言上。然爲レ政之道。皆當二以レ此爲一レ先。毛奇齡云。輒之得レ罪。在レ拒レ父不レ在レ禰レ祖。而人之罪レ之。當レ責レ實。不レ當レ正レ名。又云。考二祭法一。黄帝正二名百物一。以明二民共一レ財。而漢藝文志謂。名家者流。蓋出二于禮官一古者名位不レ同禮亦異レ數。孔子日。必也正レ名乎。
子路日。有ルレ是レ哉子之迂ナル也。 奚ゾ其レ正サン。
- 集解
- 包咸日。迂猶レ遠也。孔子之言。疏二遠於事一也。
- 集疏
- 皇侃云。子路聞二孔子以レ正レ名爲一レ先。以爲レ不レ是故云。有レ是哉。邢昺云。子路言豈有レ若レ是哉。夫子之言遠二於事一也。何其正レ名哉。陸徳明云。迂鄭本作レ于。云于往也。物茂卿云。有レ是哉子之迂也。蓋時人有下以二孔子一爲レ迂者上。子路始以爲レ不レ然今聞二孔子之言一。而謂レ有下如二時人之言一者上也。
子日。野ナル哉由也。
- 集解
- 孔安國日。野猶不レ達也。
君子於テ二其所二一レ不レ知。蓋シ闕如スル也。
- 集解
- 包咸日。君子於テ二其所二一レ不レ知。蓋當二闕而勿一レ據。今由不レ知二正レ名之義一。而謂二之迂遠一。
名不レバレ正シカラ。則言不レ順ナラ。言不レバレ順ナラ。則事不レ成ラ。事レバ不レ成ラ。則禮楽不レ興ラ。禮楽不興。則刑罰不レ中ラ。
- 集解
- 孔安國日。禮以安レ上。楽以移風。二者不レ行。則有二淫刑劉罰一。
- 集疏
- 邢昺云。禮以安レ上。楽以移レ風者考經廣要道章文。禮運云。禮者所二以治レ政安一レ君也。政不レ正。則君位危。君位危。則大臣倍。小臣竊。刑肅而俗敝。則法無レ常。又楽記日。正刑不レ用百姓無レ患。天子不レ怒如レ此則
page 51
- 樂達矣。故禮樂二者不一レ行。則刑罰淫撼濫而不レ中也。
刑罰不レ中。則民無レ所レ措二手足ヲ一。故君子名ヅクレバレ之ヲ必可クスレ言フ也。言ヘバレ之ヲ必可ベクスレ行フ也。
- 集解
- 王肅曰。所レ名之事。必可二得而明言一。所レ言之事。必可二得而遵行一。
- 集疏
- 陸徳明云。錯本又作レ措。邢昺云緇衣曰。可レ言也。不レ可レ行。君子弗レ言也。可レ行也。不レ可レ言。君子弗レ行也。
君子於テ二其言ニ一。無キレ所レ苟モスル而己ノミ矣。
- 案
- 門人問二孔子仕一レ衞者二。一冉有曰。夫子爲二衞君一乎。子貢曰。諾我將レ問。入曰。伯夷叔齋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レ仁而得レ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レ爲也。鄭玄云。爲猶レ助也。衛君者謂レ輒也。衞靈公逐二大子蒯聵一。公薨。而立二孫輒一。後晋趙鞅納二蒯聵於戚城一。衞石曼姑師レ圍レ之。故問二其意助レ輒不乎一。子貢不三敢問二衞君一而問二夷齋一。蓋孔子時在レ衞。子貢爲二衞君一諱。故不二敢正言一。鄭以爲レ謂レ輒洵是。據二史記一。哀公二年。衞候輒立。是歳六月。蒯聵入二于戚一。明年季康子召二冉求一。時孔子在レ陳。以及二哀七年孔子至一レ衞。冉求未二嘗如一レ衞。故史遷不レ戴二是語於孔子世家一。然詳味二文意一。爲二在レ衞時之事一甚明。蓋季氏召二冉求一。在二孔子適レ衞之後一。史記謬耳。一即此章是也。馬融注レ正レ名云。正二百事之名一。及孔包王諸儒注二此章一者。亦未二嘗一言及一レ輒。蓋以二衛君一爲二靈公一也。今詳二問答之意一。正大明白。亳無レ所二隠諱一。而禮樂不レ興。刑罰不レ中之類。皆治レ國之大經大法。未レ見レ有下非二父子争一レ國之意上。其説蓋不レ謬也。但孔子世家。以二此章一爲二魯哀七年孔子至レ衞時之事一。云是時衞君輒父不レ得レ立在レ外。諸侯以爲レ讓。而孔子弟子多仕二於衞一。衞君欲下得二孔子一爲上レ政。子路云云。其意以謂。孔子非二輒拒一レ父矣。諸儒不二據以爲一レ説者。子貢問二夷齋一。以知二孔子不一レ爲二衞君一。而今則欲二爲レ之以正一レ名。彼此矛楯。義不レ可レ通。且考二之左氏春秋一。自下輒以二哀二年一卽上レ位。及二十六年出奔一。晉伐レ之者四。其二。傅云。以二范氏之故一。其二
page 52
- 則無レ傳。然左氏之於レ經。一再則釋レ之。數則否。則其無レ傳者。亦討三其與二范氏一也。吳子藩二衞侯之舍一者一。傳云。責二其緩來一。是終二輒之世一。諸侯未レ有下讓二輒拒一レ父者上也。至二哀三年一。齊國夏帥レ師圍レ戚。不二唯不一レ讓。又助レ之以攻二蒯聵一矣。而史遷則云。諸侯數以爲レ讓。其爲二誣妄一甚明。故漢儒不レ取耳。至二朱子一始云。輒不レ父二其父一。而禰二其祖一。名實紊矣。故孔子以レ正レ名爲レ先。蓋本二於史記一而精レ之。其說若レ可レ聽。然蒯聵父子之名。正レ之極難。於レ是又引上胡氏必將下具二其事之本末一。吿二諸天王一。請二于方伯一。命二公子郢一而立上レ之之說中。以爲二正名之策一。則有二大不レ然者一焉。勿レ論二其迂腐無一レ益二於事一。果如二其說一。待レ子而爲レ政者。非二出公輒一邪。輒之待レ子爲レ政。豈有レ他哉。亦欲二治レ國以安一レ身耳。孔子惡二其不義一。若レ不レ仕乎。苟仕レ之。亦當下盡二其道一以輔上レ之。不レ宜下仕卽廢二待レ己者一以立中他公子上。果如レ所レ言。父子之名或可レ正矣。獨奈二君臣之義一何。易日。機事貴レ密。君不レ喪二其臣一。臣不レ密喪二其身一。今身猶未レ仕。而先與二門人一議レ廢二所レ待レ己之君一。不三唯違二明哲保レ身之義一。其操レ心之嶮。實甚二於莽操一。稍有二人心一者。猶不レ忍レ言。而謂二聖人爲一レ之邪。且夫廢立大事也。衞國雖レ衰。猶有二巨室世家一。孔子以二羈旅之臣一。一旦欲レ廢二其君一。父兄羣臣。豈肯俯レ首聽レ之乎。此皆理勢之顯然者。而千載之下。不レ聞レ有下一人辨二其非一者上。抑亦何也。疏遠二於事一也。邢本作レ遠二於事一。今從二皇本一。
- 朱注
- 衞君謂二出公輒一也。是時魯哀公之十年。孔子自レ楚反二乎衞一。」是時出公不レ父二其父一而禰二其祖一。名實紊矣。故孔子以レ正レ名爲レ先。謝氏曰。正レ名雖下爲二衞君一而言上。然爲レ政之道。皆當二以レ此爲一レ先。」迂謂レ遠二於事情一。言非二今日之急務一也。」野謂二俗一。責下其不レ能レ闕レ疑。而率爾妄對上也。」楊氏曰。名不レ當二其實一則言不レ順。言不レ順則無二以考一レ實。而事不レ成。」范氏曰。事得二其序一之謂レ禮。物得二其和一之謂レ樂。事不レ成則無レ序而不レ和。故禮樂不レ興。禮樂不レ興則施一之政事一皆失二其道一。故刑罰不レ中。」程子曰。名實相須。一事苟則其餘皆苟矣。〇胡氏曰。衞世子蒯聵。恥二其母南子之淫亂一。欲レ殺レ之不レ果而出奔。靈公欲レ立二公子郢一。郢辭。公卒夫人立レ之。又辭。乃立二蒯聵之子一輒以拒二蒯聵一。夫蒯聵欲レ殺レ母。得二罪於父一。而輒據レ國以拒レ父。皆無レ父之人也。其不レ可レ有レ國也明
page 53
矣。夫子爲レ政。而以レ正レ名爲レ先。必將下具二其事之本末一。吿二諸天王一。請二于方伯。命二公子郢一而立レ之。則人倫正。天理得。名正言順而事成矣。夫子吿レ之之詳如レ此。而子路終不レ喩也。故事レ軱不レ去。卒死二其難一。徒知下食焉不レ避二其難一之爲上レ義 而不レ知下食二輒之食一爲中非義也。
樊遲請フレ學バントレ稼チ。子曰。吾不レ如カ二老農二一。請レ學レ爲ツクルヲレ圃チ。曰。吾不レ如二老圃ニ一。
- 集解
- 馬融日。樹二五穀一日レ稼。樹二菜蔬一日レ圃。
- 集疏
- 陸徳明云。圃布古反。又音布。邢昺云。弟子樊須。請一於夫子學二播種之法。欲二以教一レ民也。翟灝云。史記弟子傳無二爲字一。
樊遲出ヅ。子曰。小人ナル哉カナ樊須ヤ。上好メバレ禮チ。則民莫二敢不ル一レ敬セ。上好メバレ義チ。則民莫二敢不ル一レ服セ。上好メバレ信チ。則民莫シ二敢不ル一レ用ヒレ情チ。
- 集解
- 孔安國日。情情實也。言民化二於上一。各以レ實應。
- 集疏
- 邢昺云。謂下其不レ學二禮義一。而學中農圃上。故日。小人也。
夫レ如クバレ是。則四方之民。襁二負シテ其子ヲ一而至ラン矣。焉ゾ用ヒンレ稼チ。
- 集解
- 包咸日。禮義與レ信。足二以成一レ徳。何用二學レ稼以敎一レ民乎。負レ子之器日レ襁。
- 集疏
- 皇侃云。襁者以レ竹爲レ之。或云。以レ布爲レ之。今蠻夷猶以二布把一裏レ兒。負二之背一也。陸徳明云。経又作レ襁。同。段玉裁云。古経褓字從レ糸。不レ從レ衣。説文襁字。乃淺人不レ得二其解一而妄噌レ乃。
- 案
- 樊遲蓋憂二民貧力乏。田圃多荒一。欲下學二農圃一以敎一レ之。觀二孔子所一レ答。其意自見矣。爲治也。種レ之日レ稼。種レ菜日レ圃。稼屬二人功一。故稼上不レ言レ爲。史記無二爲字一非也。皇本爲圃下有二子字一。今從二邢本一。負レ子之器日レ襁。今本作二負者以一レ器。今從二仲尼弟子列傳集解所一レ引。
- 朱注
- 種二五穀一日レ稼。種二蔬菜一日レ圃。小人謂二細民一。孟子所レ謂小人之事者也。禮義信。大人之事也。好レ義則事合レ宜。情誠實也。敬服用情。蓋各以二其類一而應也。襁織レ爲レ之。以約二子兒於背一
page 54
- 者。○楊氏曰。樊遲遊二聖人之門一。而問二稼圃一。志則陋矣。辭而闢レ之可也。待二其出一而後言二其非一何也。蓋於二其問一也。自謂二農圃之不一レ如。則拒レ之者至矣。須之學疑不レ及レ此。而不レ能レ問。不レ能下以二三隅一反上矣。故不レ復。及二其旣出一。則懼二其終不一レ喩也。求二老農老圃一而學焉。則其失愈遠矣。故復言レ之。使レ知二前所レ言者意有一レ在也。
子曰。誦スレドモ二詩三百ヲ一。授ルニレ之ニ以シテレ政ヲ不レ達セ。使シテ二於四方ニ一。不ンバレ能ハ二專對スル一。雖レ多シ亦奚ヲ以テ爲ン。
- 集解
- 何晏曰。專猶レ獨也。
- 集疏
- 皇侃云。不レ用レ文。背レ文而念曰レ誦。詩有二三百五篇一云二三百一擧二全數一也。達猶レ曉也。詩有二六義一。國風二雅。並是爲レ政之法。袁氏曰。古人使。賦レ詩而答對。物茂卿云。聘記曰。辭無レ常。鄭玄注。大夫使。受レ命不レ受レ辭。是使二四方一。所三以貴二能專對一也。
- 案
- 治二閨門一之道。在二二南一。富レ民之道在二邠風一。平二天下一。接二諸侯一。待二羣臣一之道。在二大小雅一。頌乃功成治定之事。而得失治亂之承情。變風變雅悉レ之、此皆爲レ政之師也。凡詩婉而成レ章。言レ之者無レ罪。聽レ之者足二以戒一。資以爲二言語之法一。達レ意解レ紛不レ難。故誦二詩三百一。可二以達一レ政。亦可二以專對一也。
- 失注
- 專獨也。詩本二人情一該二物理一。可下以驗二風俗之盛衰一見中政治之得失上。其言溫厚和平長二於風諭一。故誦之者、必達二於政一而能言也。○程子曰。窮レ經將二以致一レ用也。世之誦レ詩者。果能從レ政而專對乎。然則其所レ學者。章句之末耳。此學者之大患也。
子曰。其身正シケレバ。不シテレ令セ而行ハレ。其身不レバレ正カラ。雖レ令スト不レ從ハ。
- 集解
- 何晏曰。令教令也。
子曰。魯衛之政モ兄弟也。
- 集解
- 包咸曰。魯周公之封。衞康叔之封。周公康叔。既爲二兄弟一。康叔睦二於周公一。其國之政。亦如二兄弟一。
- 集疏
- 皇侃云。周公康叔是兄弟。當二周公初時一。則二國風化政。亦俱能治。化如二兄弟一。至二周末一。二國風化俱
page 55
- 惡。亦如二兄弟一。故衞瓘日。言治亂略同也。
- 案
- 魯衞之政兄弟。據二當時一而言。包言二周公康叔一者。推二本其初一。非レ謂三并論二周初一也。皇本無二也字一。今從二邢本一。皇疏周初時與二周末一對。公字疑衍。
- 朱注
- 魯周公之後。衞康叔之後。本兄弟之國。而是時衰亂。政亦相似。故孔子嘆レ之。
子謂フ二衞ノ公子荊ヲ一。善ク居ルトㇾ室ニ。
- 集解
- 王肅日。荆與二𨙊瑗史鰌一。並爲二君子一。
- 集疏
- 皇侃云。吳公子札出二聘于上國一。適レ衞。說二𨙊瑗。史狗。史鰌。公子荆。公子叔。公子朝一。日。衞多二君子一。未レ有レ患也。邢昺云。善居レ室者。言二居レ家理一也。物茂卿云。居者如二居レ貨之居一。室者如下左傳奪二其室一之室上。蓋謂二家財一也。凡百器財。服玩車馬奴僕。合名爲レ室。翟灝云。金文淳蛾術編日。春秋末。魯亦有二公子荆一。哀公庶子也。左氏哀二十五年傳。公子荆之母嬖。公立爲二夫人一。而以レ荆爲二大子一。國人始惡レ之。其人蓋無レ足レ取。論語記三孔子稱二公子荆一。特加二衞字一。嫌下與二魯公子一同上。故別二白之一耳。按。語中所レ見人名。特以レ國係レ之者。公子荆與二公孫朝一耳。春秋時公孫朝亦不二僅衞有一レ之。魯有二成大夫公孫朝一。見二昭二十六年傳一。楚有二武城尹公孫朝一。見二哀十七年傳一。鄭子産有レ弟日二公孫朝一。見二列子楊朱篇一。記レ語者。公孫朝上亦系以レ衞。豈得レ云レ無レ意乎。
始メ有ルニ。日苟モ合ヘリ矣。少ク有ルニ。日苟モ完シ矣。富サカンニ有ルニ。日苟モ美ナリ矣。
- 集疏
- 皇侃云。此是善居レ室之事。始有謂下爲レ居初有二財帛一時上也。日猶レ云也。苟苟且也。苟且非二本意一也。于レ時人皆無而爲レ有。虛而爲レ盈。奢華過レ實。子荆初有二財帛一。不三敢言二己才力所一レ招。但云。是苟且遇合而已。朱熹云。苟聊且粗略之謂。合聚也。完備也。言其循序而有節。不以欲速盡美累其心。
- 朱注
- 公子荆衞大夫。苟聊且粗略之意。合聚也。完備也。言其循レ序而有レ節。不下以二欲レ速盡一レ美累中其心上。○楊氏日。務爲二全美一。則累レ物而驕吝之心生。公子荆皆日レ苟而已。則不下以二外物一爲上レ心。其欲易レ足故也。
page 56
子適レ衞二。冉有僕タリ
- 集解孔安國曰。孔子之レ衞。冉有御也。
子曰。庶ナル矣哉。
- 集解孔安國曰。庶衆也。言衞民衆多也
冉有曰。旣二庶ナリ矣。又何ヲカ加ヘン焉。曰富サンレ之ヲ。曰旣ニ富メリ矣。又何ヲカ加ヘン焉。曰敎ヘンレ之ヲ。
- 集疏范甯云。衣食足。當レ訓二義方一也。
- 案足利古本敎レ之下。有下王肅曰民富然後敎レ義也。衣食足後知レ辱。十六字三。冉有僕。皇本作二冉子一。
- 朱注僕御レ車也。庶而不レ富。則民生不レ隧。故制二田里一。薄二賦斂一以富レ之。富而不レ敎。則近二於禽獸一。故必立三學校一。明二禮義一以敎レ之。〇胡氏曰。天生二斯民一。立二之司牧一。而寄以二三事一。然自二三代之後一。能舉二此職一者。百無二一二一。漢之文明。唐之太宗。亦云庶且富矣。西京之敎無レ聞焉。明帝尊レ師重レ傅。臨レ雍拜レ老。宗戚子弟莫レ不レ受レ學。唐太宗大召二名儒一增二廣生員一。敎亦至矣。然而未レ知レ所レ以レ敎也。三代之敎。天子公卿躬行二於上一。言行政事皆可二師法一。彼二君者其能然乎
子曰。苟モ有ラバ二用フルレ我ヲ者一。朞月而ノ巳ミニテ可ナリ也。三年有ランレ成ル。
- 集解孔安國曰。言誠有下用二我於政事一者上。朞月而可三以行二其政敎一。必三年乃有二成功一也。
- 集疏皇侃云。苟誠也。朞月謂二年一周一也。可者未レ足之辭也。
- 案堯典曰。三載考レ績。三考黜二陟幽明一。治レ職三年。其人能否功罪可二得而考一。故古者三載一考。此云三有レ成。蓋亦據二古法一而言レ之
- 朱注朞月謂二周一歳之月一也。可者僅辭。言二綱紀布一也。有レ成治功成也。 尹氏曰。孔子嘆三當時莫二能用己也。故云レ然。愚按二史記一。此蓋爲二衞靈公不一レ能レ用一レ而發。
子曰。善人ヲサムルコト爲レ邦ヲ百年ナラバ亦可二以勝チレ殘二去一レ殺ヲ矣。
- 集解王肅曰。勝レ殘者。勝二殘暴之人一。使レ不レ爲レ惡也。去レ殺。
page 57
- 者。不レ用二刑殺一也。
誠ナル哉是言也。
- 集解孔安國日。古有二此言一。孔子信レ之。
- 集疏皇侃云。勝レ殘謂二
- 政敎理勝。而殘暴之人不一レ起也。去レ殺謂レ無二復刑殺一也。
- 案此必有レ所レ指矣。今不レ可レ考。徂徠云。豈謂二楚先君一乎。恐未レ:然。勝二殘暴之人一。邢本脱二勝字一。今
- 從二皇本一。孔子信レ之。皇本作二故孔子信一レ之。今從二邢本一。:
- 朱注爲レ邦百年。言二相繼而久一也。勝レ殘化二殘暴之人一。使レ:不レ爲レ惡也。去レ殺謂下民化一於善一。可下以不上:
- レ用二刑殺一也。蓋古有二是言一。而夫子稱レ之。程子日。漢自二高惠:一至二于文景一。黎民醇厚。幾致二刑措一。庶
- 乎其近レ之矣。◯尹氏日。勝レ殘去レ殺。不レ爲レ惡而已。善人之功如レ是。若二:夫聖人一。則不レ待二百年一。其
- 化亦不レ止レ此。
子日。如有リトモ二王者一。必世二シテ後二仁ナラン。
- 集解孔安國日。三十年日レ世。如有二受レ命王者一。必
- 三十年。仁政乃成。
- 集疏皇侃云。必須レ世者。舊被二
- 惡化一之民已盡。新生之民得二三十年一。則所レ稟聖化易レ成。故顔延之日。革命之王。必漸化:レ物。
- 以レ善道二染レ亂之民一。未レ能二從レ道爲一レ化。不:レ得レ無二威刑之用一。則仁施未レ全。改レ物之道。必須レ易レ:世。使下
- 正化二德敎一。不レ行二暴亂一。則刑罰可レ措。仁功可レ成。
- 案古者四十而仕。七十致レ事。故三十年日レ世。仁者謂下仁澤滿二四海一一民無レ:不レ得二其所一。與二三
- 年有一レ成。自有レ間焉。故非レ經二三十年之久一。雖二聖人一亦有:レ所レ不レ能也。
- 朱注王者謂二聖人受レ命而興一也。三十年爲二一世一。仁謂二敎化浹一:也。程子曰。周自二文武一至二于成
- 王一。而後禮樂興。卽其效也。○成問三年必世。遲速不レ同何也。程子曰。三年有レ成。謂二法度紀
- 綱有レ成而化行一也。漸レ民以レ仁。摩レ民以レ義。使レ之浹二:於肌膚一。淪二於骨髓一。而禮樂可レ興。所レ謂仁也。
- 此非二積久一。何以能致。
子日。苟モ正クセバ二其身ヲ一矣。於テレ從フレ:政二乎何カ有ラン。不ンバレ能レ正クスル二其身:ヲ一。如レ正スコトヲレ人ヲ何セン。
- 集疏皇侃云。苟誠也。言誠能自正二其身一。則爲レ政不レ難。故日何有。
page 58
案- 政者正也。故曰。如レ正レ人何。
冉子退クレ朝ヲ。
集解- 周生烈曰。謂レ罷レ朝二於魯君一也。
集疏- 皇侃云。冉子爾時仕二季氏一。且上朝二於魯君一。當二是季氏一。冉有從レ之朝二魯君一也。邢昺云。鄭玄以冉有臣於季氏。故以レ朝爲二季氏之朝一。翟灝云。周應賓九經考異曰。内府本作二冉有一。韓氏筆解同。集説集編纂話三本。俱作二冉有一。按。此章與二適レ衛章一。並當下以レ作二冉有一爲上レ是。而魏書高閭傳詩鄭風緇衣正義。禮記少儀正義。文選吳質答二魏大子一牋注引レ文。亦爲二冉子一。集解釋文。石經諸本。均未レ有下別作二冉有一者上。
子曰。何ゾ
集解- 馬融曰。政者有レ所二改更匡正一。
子曰。其レ事ナラン也。
集解- 馬融曰。事者凡所レ行常事。
集疏- 邢昺云。昭二十五年左傳曰。爲二政事一。庸二力行一務以從二四時一。杜預曰。在レ君爲レ政。在レ臣爲レ事。杜意據二此文一。毛奇齡云。北魏帝問二高閭一論語稱冉子退レ朝。曰有レ政。子曰。其事也。何者爲レ政。何者爲レ事。對曰。政者上之所レ行。事者下之所レ綜也。
集解- 馬融曰。如有二政非常之事一。我爲二大夫一。雖レ不レ見二任用一。必當與聞之。
集疏
欒肇云。按稱二政事冉有季路一。未レ有下不レ知二其名一而能職二其事一者上。斯蓋微言。以譏二季氏専一レ政之辭。若以二家臣無レ與レ政之理一。則二三子爲レ宰。而問レ政者。多矣。未レ聞二夫子有一レ譏焉伊藤源佐云。古者大夫雖レ致レ仕。國有二大政一。必與二聞之一。物茂卿云。按司馬典二邦政一。則爵賞刑罰。田獵出師之類。凡大事皆謂二之政一也。毛奇齡云。左傅哀十一年。季孫欲二以レ田賦一。仲由冉有訪二于仲尼一。曰丘不レ識也。三問。曰子爲二國老一。待子而行。若レ之何子之不レ言也。此卽與聞之證。
案
哀十一年左傅。齊人伐レ魯。季孫使三冉求從二於朝一。俟二於黨氏之溝一。武叔呼而問レ戰焉。戰爭大事。孟孫叔孫。又不レ欲レ戰季孫特使三冉求從二於朝一。而猶不三敢造二於朝一。則陪臣平日不レ朝二於公一可レ知矣。玄以爲二季氏之私朝一是也。顔魯請三子車以爲二之鞹一。陳成子弑二簡公一。孔子皆云。以三吾從二大夫之後一。以三其爲二國老一也。則魯雖レ不レ用二孔子一。猶以二大夫一待レ之也。鄕飮酒禮。遵者降降
page 59
レ席。東南面。注遵者謂下此郷之人仕至二大夫一者上也。主人所二栄而遵法一。因以爲レ名。常人猶然。況於二孔子一乎。然公朝之事。無二大小一必與二聞之一。與二仕者一何分。且朝未レ有二不レ議レ事者一。孔子問二何晏一。而冉求答以レ有レ政。明非二常事一也。故馬融以爲レ有二改更匡正一。其説洵是也。孔子言レ此者。李氏議二大政於私朝一。而不レ問二之當レ問之人一。其専擅可レ知矣。而冉求不二以爲レ一非。故以喩之。且以戒二李氏一也。
朱注
冉有時爲二李氏宰一。朝李氏之私朝也。晏晩也。政國政。事家事。以用也。禮大夫雖レ不レ治レ事。猶得レ與二聞國政一。是時李氏専レ魯。其於二國政一。蓋有乙不下與二同列一議中於公朝上。而獨與二家臣一謀二於私室一者甲。故夫子爲二不レ知者一而言。此必李氏之家事耳。若是國政。我嘗爲二大夫爲一。雖爲レ不レ見レ用。猶當二與聞一。今既不レ聞。則是非二國政一也。語意與二魏徴獻陵之對一略相似。其所以正二名分一抑二李氏一。而教中冉有上之意深矣。
定公問。一言ニシテ而可キコト二以テ興ス一レ邦ヲ。有ルカレ
集解
王粛曰。以二其大要一。一言不レ能二正興一レ國也。幾近也。有レ近二一言可一レ興レ國也。
集疏
皇侃云。若レ是者。猶レ如レ此也。答曰。豈有下出二一言一而興中得邦國上乎。言不レ可レ得二頓如一レ此也。幾近也。然一言雖レ不レ可二即使一レ興。而有下可レ近二於興一レ邦者。故云。其幾也。朱熹云。幾期也。詩曰。如レ幾如レ式。言一言之間。未レ可三以如レ此。而必期二其效一。翟灝云。論語辨惑曰。幾近也。即下文不レ幾乎之幾耳。其幾也三字。自爲二一句一。一言得失。何遽至二於興喪一。然有二近レ之者。此意甚明。
人之言ニ曰。爲レルハ君難シ。爲レルハ臣不レト易カラ。如知ラバ二爲レル君之難一キヲ也。不レ幾二カラ乎一言ニシテ而興一レスニ邦ヲ
集解
孔安国曰。事不レ可下以二一言一而成上。如知レ此。則可レ近也。
曰。一言ニシテ而可二キコト以喪一レフ邦ヲ
有レルカ
page 60
レ是其ノ幾也ヤ。人之言ニ日。予無シレ樂ム二乎爲ルテ一レ君。唯其レ言ウテ而莫キ二予ニ違フ一也ト。
- 集解
- 孔安國日。言無レ樂二於爲一レ君。所レ樂者唯樂二其言而不一レ見レ違也。
- 集疏
- 翟灝云。義疏本莫二予違一上。更有二樂字一。據三孔氏注所レ樂者惟樂二其言而不一レ見レ違。似四此句當三更有二樂字一。
若シ其レ善ニシテ。而莫キ二之ニ違フ一也ヤ。不ニ亦善カラ一乎ヤ。如モシ不善ニシテ而莫キ二之ニ違フ一也ヤ。不レ幾カラ二乎一言ニシテ而喪フニ一レ邦チ乎ヤ。
- 集解
- 孔安國日。人君所レ言善。無二違レ之者一。則善也。其所レ言不レ善。而無二敢違レ之者一。則近二一言而喪一レ國也。
- 集疏
- 翟灝云。韓非子難篇。晉平公與二羣臣一飮。飮酣。喟然歎日。莫レ樂下爲二人君一。惟其言而莫中之違上。師曠侍二坐于前一。援レ琴撞レ之。日啞是非二君レ人者之言一也。夫子擧二平公成言一。以爲二定公戒一也。上文興レ邦之言。亦郎大禹謨后克艱二厥后一。臣克艱二厥臣一二語之變。足二以相明一。
- 案
- 朱子引レ詩。幾訓レ期。於二其幾一極穏。然其幾之幾郎不レ幾之幾。上云不レ可レ期。下云可レ期。語意相觸。孔訓レ近似レ長。邢本作二一言而喪一レ邦。無二可以二字一。今從二皇本一。皇本莫二予違一上有二樂字一。翟據二孔注一。以レ有二樂字一爲レ是。按。孔注補二經意一。故惟下加二樂字一。如經有二樂字一。亦當レ在二唯下一。不レ慶レ在二而下一。皇本衍耳。今從二邢本一。爲レ君難。爲レ臣不レ易。當時有二此言一也。故孔子引レ之。翟以爲下大禹謨后克艱二厥后一。臣克艱二厥臣一之變語上。不レ知大禹謨僞書。取二此章一而妄撰レ之。非下孔子取二彼語一而變上レ之也。凡古書問レ人言レ有レ諸者。皆擧レ所二傅聞二而質レ之也。則一言興喪。當時亦有二此言一也。一言而可二以喪一レ邦。邢本無二以字一。朱本可以二字倶無。今從二皇本一。
- 朱注
- 幾期也。詩日。如レ幾如レ式。言一言之間。未レ可三以如レ此而必期二ソ其效」爲君難云云。當時有二此言一也。」因二此言一而知二爲レ君之難一。則必戰戰兢兢。臨レ深履レ薄。而無二一事之敢忽一。然則此言也。豈不レ可三以必期二於興一レ邦乎。爲二定公一言。故不レ及臣也。」言他無レ所レ樂。惟樂レ此耳。」范氏日。如不善而莫二之違一。則忠言不レ至二於耳一。君日驕而臣日諂。未レ有二不レ喪レ邦者一也。〇謝氏日。知二爲レ君之難一。
page 61
- 則必敬謹以持レ之。惟其言而莫二予違一。則讒諂面諛之人至矣。邦未二必遽興喪一也。而興喪之源分二於此一。然此非二識レ微之君子一何。足二以知一レ之。
葉公問レ政。子曰。近者說ベバ。遠者來ル。
- 集疏
- 皇侃云。言爲レ政之道。若能使二近民懽悦一。則遠人來至也。朱熹云。被二其澤一則說。聞二其風一則來。然必近者說。而後遠者來也。
- 案
- 楚方與レ呉力二争諸候一。務欲レ致二遠人一。故孔子以レ此告レ之耳。
- 朱注
- 音義並見二第七一篇」。被二其澤一則説聞二其風一則來。然必近者說。而後遠者來也。
子夏爲リ二莒父ノ宰一問フレ政ヲ。
- 集解
- 鄭玄曰。奮説云。莒父魯下邑。
- 集疏
- 郝敬云。春秋定公十四年。城二莒父一。蓋公也邑。
子曰。無レレ欲スルレ速ナラン。「無レレ見ル二小利ヲ一。欲セバレ速。則不レ達セ。見バ二小利一。則大事不レ成ラ。
- 集解
- 孔安國曰。事不レ可二以速成一。而欲二其速一。則不レ達矣。見二小利一。妨二大事一。則大事不レ成。
- 集疏
- 林希元云。譬如下十日之程。必照レ程行。一日一程。得二盡時一自然到得上。今不二照レ程行一。一二日就要レ到。必敝レ車隤レ馬傷レ足。而反不レ得レ到。故曰不レ達。
- 朱注
- 莒父魯邑名。欲二事之速成一。則急遽無レ序。而反不レ達。見二小者之爲一レ利。則所レ就者小。而所レ失者大矣。○程子曰。子張問レ政。子曰。居レ之無レ倦。行レ之以レ忠。子夏問レ政。子曰。無レ欲レ速。無レ見二小利一。子張常過レ高而未レ仁。子夏之病常在二近小一。故各以二切レ己之事一告レ之。
葉公語リテ二孔子ニ一曰。吾黨ニ有二直躬トイフ者一。
- 集解
- 孔安國曰。直躬直レ身而行。
- 集疏
- 陸徳明云。躬鄭本作弓。云直人名弓。倅頤煊云。案呂氏春秋當務篇。異哉置躬之爲レ信也淮南氾論訓。直躬其父攘レ羊。而子證レ之。高誘注。直躬楚葉縣人也。誘盧植門人。植與レ鄭同師二馬融一。故誘亦以直人名躬。與二鄭注一同。
其父攘テレ羊ヲ。而子證スレ之ヲ。
- 集解
- 周生烈日。有レ因而盗曰レ攘。
page 62
孔子曰、吾黨之直キ者ハ異ナリ二於是ニ一。父ハ爲ニレ子ノ隱シ。子ハ爲レ父隱ス。直キコト在リ其中ニ一矣。
- 集疏
- 皇侃云。今王法則許三朞親以上。得二相爲隠一。不レ問二其罪一。合二先王之典章一。
- 案
- 稱二人性直一。一直字足矣。不三必加二身字一。故孔子云二吾黨之直者一。不二復言一レ躬可レ見二直是直者。躬是其名一。況有二韓非淮南可一レ證。鄭注洵是。父子相為隠。非レ直也。而直之義存焉。故曰。直在二其中一矣。凡言レ在二其中一者。皆傚レ此。
- 朱注
- 直レ躬直レ身而行者。有レ因而盗曰レ攘。父子相隠。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レ求レ為レ直。而直在二其中一。○謝氏曰。順レ理為レ直。父不二為レ子隠一。子不二為レ父隠一。於レ理順邪。瞽瞍殺レ人。舜竊負而逃。遵二海濱二而處。富二是時一。愛レ親之心勝。其於二直不直一何暇レ計哉。
樊遅問レ仁ヲ。子曰。居處恭ニ。執リテレ事敬ニ。與レ人忠ナラバ。雖レ之 二夷狄ニ一。不レ可レ棄ツ也。
- 集解
- 包威曰・雖レ之下夷狄無二禮儀一之處上。猶不レ可二棄去而不一レ行也。
- 集疏
- 皇侃云。樊遅問レ仁者。問二孔子行レ仁之道一也。物茂卿云。居處恭。執レ事敬。興レ人忠。猶如下以二敬恕一告中仲弓上也。孔子非レ謂二之仁一。言行二仁政一先脩二其身一也。
- 朱注
- 恭主レ容。敬主レ事。恭見二於外一。敬主二乎中一。之二夷狄一不レ可レ棄。勉二其固守而勿一レ失也。○程子曰。此是徹上徹下語。聖人初無二二語一也。充レ之則啐レ面盎レ背。推而達レ之。則篤恭而天下平矣。胡氏曰。樊遅問レ仁者三。此最先。先レ難次レ之。愛レ人其最後乎。
子貢問曰。何如ナル斯レ可キレ謂フ二之ヲ士ト一矣。子曰。行フニレ己ヲ有レ恥。
- 集解
- 孔安國曰。有レ恥有レ所レ不レ為也。使シテ二於四方二一。不ルレ辱メ二君命ヲ一。可シレ謂レ士ト矣。
- 集流
- 李充云。居二正情一者當二遅退一。必無者其唯有レ恥乎。是以當二其宜一レ行。則恥二己之
page 63
- 不一レ及。及二其宣一レ止。則恥二己之不一レ免。爲二人臣一。則恥二其君不一レ如二堯舜一。處二濁世一。則恥二獨不一レ爲二君子一將レ出レ言。則恥一躬之不一レ逮。是故孔子之稱二丘明一。亦貴三其同二恥義一。苟孝悌之先者也。古之良使者。受レ命不レ受レ辭。事有二權宜一。則與レ時消息。排レ患釋レ難。解レ紛挫レ鋭者可レ謂レ良也。朱熹云。此其志有レ所レ不レ爲。而其材足二以有一レ爲者也。
曰敢テ問フ二其次ヲ一。曰宗族稱シレ史孝ヲ焉。鄉黨稱スレ弟ヲ焉。
- 集疎
- 朱熹云。此本立而材不レ足者。故爲二其次一。
曰敢問二其次ヲ一。曰言ヘバ必信。行ヘバ必果。硜硜然トシテ小人ナル哉。抑亦可キ二以為ス一レ次ト矣。
- 集解
- 鄭玄曰。行必果。所レ欲レ行必敢爲レ之硜硜者小人之貌也。抑亦其次。言可二以爲一レ次也。
- 集疎
- 皇侃云。硜硜堅正難レ移之貌貌也。抑語助也。凡事欲三强使二相關一。亦多云レ抑也。言此小行。亦强可レ爲二士之次一也李充曰。言可レ覆。而行必成。雖レ爲二小器一。取二其能有一レ所レ立。翟灝云。孟子悻悻然見二於其面一。句引二論語悻悻然小人哉一爲レ證。孫氏音義曰。悻字或作レ𢙼。然論語音鏗。
曰今之從フレ政二者ハ何如ン。子曰。噫。斗筲之人何ゾ足ランレ算フルニ
- 集解
- 鄭玄曰。噫心不レ平之聲。筲竹器。容二斗二升一。算數也。
- 集疎
- 陸德明云。算本或作レ筭。伊藤源佐云。子貢以下行レ己有レ恥。不レ辱二君命一。難中其人上。以爲以レ此爲レ士。則自レ此以下者不レ足レ爲レ士。然則人或有二棄材一。故再問二其次一。至二於今之從レ政者何如一。蓋𦦙二其所レ不レ滿レ意者一。而質二之夫子一也。孔門之學者不下敢自是二己意一輕可中否人上也如レ此。
- 朱注
- 此其志有レ所レ不爲。而其材足二以有一レ爲者也。子貢能言。故以二使事一告レ之。蓋爲レ使之難。不下獨貴二於能言一而已上。」敢問其次云云。此本立而材不レ足者。故爲二其次。」果必行也。硜硜小石之堅確者。小人言二其史記量之淺狹一也。此其本末皆無レ足レ觀。然亦不レ害三其爲二自守一也。故聖人猶有レ取焉。下レ此則市井之人。不二復可一レ爲レ士矣。」今之從レ政者。蓋如二魯三家之屬一。心不平聲斗量
page 64
- 名。容二十升一。筲竹器。容二斗二升一。斗筲之人。言二鄙細一也。算數也。子貢之問毎下。故夫子以レ是警
- レ之。○程子曰。子貢之意。蓋欲下為二皎皎之行一聞中於人上者。夫子告レ之。皆篤実自徳之事。
子曰。不ンバ下得テ二中行チ一而與セ上レ之ニ。必ズ也狂狷乎。
- 集解
- 包咸曰。中行行能得二其中一
- 者。言不レ得二中行一。則欲レ得二狂狷者一。
狂者ハ進ンデ取リ。狷者ハ有ルレ所レ不レ為サ也。
- 集解
- 包咸曰。狂者進取二於善道一。狷者守レ節無レ為。
- 欲レ得二此二人者一。以三時多二進退一。取二其恆一者一也。
- 集疎
- 江煕曰。狂者知レ進而不レ知レ退。知レ取而不レ知レ與狷者急狭。能有レ所レ不レ為。皆不二中道一也。然
- 率二其天真一不レ為偽也。季世澆薄。言與レ実違。背レ心以悪レ時。飾レ詐以誘レ物。是以録二狂狷之一法一
- 也。
- 案
- 此章之義。孟子釈レ之詳矣。江煕分二進取一而二レ之。非也。有レ所レ不レ為。即孟子所レ謂不レ屑二不絜一。
- 包咸云。守レ節無レ為。亦非。
- 朱注
- 行道也。狂者志極高而行不レ掩。狷者知未レ及而守有レ余。蓋聖人本欲下得二中道之人一而
- 教上レ之。然既不レ可レ得。而徒得二謹厚之人一。則未二必能自振抜而有一レ為也。故不レ若得二此狂狷之人一。
- 猶可下因二其志節一。而激二厲裁三抑之一以進中於道上。非レ與下其終二於此一而已上也。○孟子曰。孔子豈不レ欲二
- 中道一哉。不レ可二必得一。故思二其次一也。如二琴張会晳牧皮一者。孔子之所レ謂狂也。其志嘐嘐然。曰古
- 之人古之人。夷二考其行一而不レ掩焉者也。狂者又不レ可レ得。欲乙得下不レ屑二不潔一之士上而與甲レ之。之狷
- 也。之又其次也。
子曰。南人有リレ言ヘル。曰ク。人ニシテ而無クンバレ恆不トレ可三以テ作ス二巫醫ヲ一
- 集解
- 孔安國曰。南人南
- 國之人也。鄭玄曰。言巫
- 醫不レ能レ治二無レ常之人一也。
- 集疎
- 皇侃云。巫接二事鬼神一者。醫能治二人病一者。南人旧有レ言。云人若二
- 用行不レ恆者一。則巫醫為治レ之。不レ差。故云不レ可レ作二
- 巫醫一也。一云。言不レ可レ使三無レ恆之人為二巫醫一也。
善イ哉。
- 集解
- 包咸曰。善二
- 南人之言一也。
不ンバレ恆ニセ二其
page 65
徳ヲ一。或ハ
- 集解
- 孔安國曰。此易恆無卦之辭也。言徳無レ常
- 集疏
- 皇侃云。言人若爲レ徳不レ恆。則必羞辱承レ之。羞辱必承。而云レ或者。或常也。言羞辱常承レ之也。何以知二或是常一。按詩云。如二松栢之茂一。無レ不二爾或承一。鄭玄曰。或常也。老子曰。湛兮似二或存一。河上公注云。或常也。
子曰。不ルレ占ハ而
- 集解
- 鄭玄曰。易所三以占二吉凶一也。無レ恆之人。易所レ不レ占也
- 集疏
- 皇侃云。禮記云。南人有レ言。曰人而無レ恆。不レ可三以爲二卜筮一古之遺與。龜筮猶不レ能レ知也。而況於レ人乎。是明兩人有二兩時兩語一故一孔子兩二稱之一。而禮記論語。亦各有レ所レ録也。張栻云。不レ占謂下理之必然不レ待二占決一而可上レ知也。物茂卿云。不レ恆二其徳一以下。當三別爲二一章。
- 案
- 不レ可三以作二巫醫一。皇疏一通。本二於衛瓘一。失レ之遠矣。易所三以占二吉凶一。不レ恆二其徳一。其凶決矣。故不レ占而巳矣。物徂徠謂不レ恆二其徳一以下。當三別爲二一章一是也。兩章意相類。故編輯者連記。後誤合爲二一章一耳。善哉諸本作二善夫一。今從二足利學宋本一。
- 朱注
- 南人南國之人。恆常久也。巫所三以交二鬼神一。醫所三以寄二死生一。故雖二賤役一。而尤不レ可二以無一レ常。孔子稱二其言一而善レ之。不恆其徳二句。易恆卦九三爻辭。承進也。子曰不占云云。復加二子曰一。以別二易文一也。其義未レ詳。楊氏曰。君子於レ易。苟玩二其占一。則知二無レ常之取一レ羞矣。其爲無レ常也。蓋亦不レ占而巳矣。意亦略通。
子曰。君子ハ和シテ而不レ同セ。小人ハ同シテ而不レ和セ。
- 集解
- 何晏曰。君子心和。然其所レ見各異。故曰。不レ同。小人所二嗜好一者同。然各爭二其利一。故曰。不レ和也。
- 集疏
- 郝敬云。晏子言レ和。主二于不一レ同。君子所レ謂和。不レ論二伺不同一。論二其理一。理同。都兪和也。理不レ同。吁咈亦和也。
- 朱注
- 和者無二乖戻之心一。同者有二阿比之意一。◯尹氏曰。君子尚レ義。故有レ不レ同。小人尚レ利
page 66
子貢問。曰郷人皆之ヲ
- 集解
- 孔安或曰。人善レ己。悪人悪レ己。是善レ善明。悪レ悪著也。
- 案
- 足利古本。句末悪之下有二也字一似レ長。
- 朱注
- 一郷之人。宜レ有二公論一矣。然其間亦各以レ類自焉二好悪一也。故善者好レ之而悪者好不レ則必其有二苟合之行一悪者悪レ之而善者不レ好。則必其無二可之實一
子曰。君子ハ易クシデレ事ヘ
而難シレ
- 集解
- 孔安或曰。不レ責二備於一人一故易レ事。
説バスニ之不レバレ以デセレ道ヲ。
不ルレ説バ也。
及ビテ二其使フニ一レ人ヲ
- 集解
- 孔安或曰。度レ才而官レ之。
小人難クシテレ事ヘ而易シレ説バセ也。説バスニレ雖レ不トレ以テセレ道ヲ説ブ也。及ビテ二其使フニ一レ人ヲ求レ備ハラン焉コレ。
- 集解
- 翟灝云。先聴齋講録曰。君子厚重簡黙。苟於ニ義分一不レ宜レ説。有下相封終日不レ出二一言一者上。似二乎深沈不一レ可レ測。而使レ人平易。絶無二苛求一。小人喋喋然。論議蠭發。非二義所一レ當レ説。亦説レ之。而一経レ使レ人。苛求不レ已。讃レ説始悦反。接二十篇所レ有説字。義疏多从レ心作レ悦。濁此六説字倶同二監本一从レ言。古之師傳。應<suレ有下讃二此説一焉二始悦反者矣。然説興レ事封待反覆。讃始悦。則甚不二融洽一。
- 朱注
- 器レ之請下随二其材器二而使一レ之也。君子之心公而怒。小人之心私而刻。天理人欲之間毎相反而已矣。
子曰。君子泰ニシテ而不レ驕ニシテ而不レ泰ナラ
- 集解
- 何晏曰。君子自縦泰。似レ驕而不レ驕。小人拘忌。而實自驕矜。
- 集疏
page 67
page 68
- 皇侃云。言爲レ士之道。須レ有二切磋一。又須二和從一也。翟云。義疏本下有二字一。文選曹
- 植求レ通二親親一表注。引二論語兄弟怡怡如也一。初學記。大平御覧述レ文。皆有二如也二
- 字一。
- 案
- 朋友亦有二怡怡之時一。
- 兄弟或不レ兔レ免レ有二切切偲偲一。此舉二其所一レ主而言レ:之耳。
- 邢本作二兄弟怡
- 怡一。無二如也二字一。今從二皇本一。
- 朱注
- 胡氏曰。切切懇到也。偲偲詳勉也。怡怡和悅也曾子路所レ不レ足。
- 故告レ之。又恐三其混二於
- 所一レ施。則兄弟有二賊レ恩之禍一.朋友有二善柔之損一。故又別而言レ之。
子曰。善人教レ民七年。亦可二以卽一レ我矣。
- 集解
- 包咸曰。卽レ戒就レ兵。可二以攻戰一也。
- 集疏
- 江熈云。子曰。苟有二用レ我者
- 朞月而已可也。三年有レ成。善人之教。不レ逮二機理一。倍二於聖人一。亦可レ有レ成。六年之外。民可レ用也。
- 皇侃云。亦可者未二全好一之名。朱熹云。敎レ民者教二之孝弟忠信之行。務レ農以講レ武之法一。民知一
- 親二其上一死其長一。故可二以卽一レ戒。
- 案
- 僖二十七年左傅曰。晉侯始入。而教二其民一二年。
- 欲レ用レ之。子犯曰。民未レ知レ義。
- 未レ安二其居一。於
- レ是乎。出定二襄王一。入務レ利レ民。民懷レ生矣。將レ 用レ之。子犯曰。民未レ知レ禮。未レ生二其共一。於レ是乎
- 大蒐。以示二之禮。作二執秩一。以正二其官一。民聽不レ惑。而後用レ之。出二穀戍一。澤二宋圍一。一戰而霸。文之教
- 也。二十八年城濮之戰。晉侯登二有莘之虛一以觀レ師。曰少長有レ禮。其可レ用也。是忠信禮義。戰節。坐作擊刺
- 之法一。然則此及下章敎レ民云者。必兼三忠信禮義與二進退汾合坐作擊刺一而言レ
- 之。自二文武分一レ科儒者忌レ言レ兵。不レ知古之賢士大夫。入相出將。末レ有下不三材兼二文武一-者上。故冉有
- 敎二季氏守禦之法一。蘿二古名將一。不レ能レ 出二其右一蓫能以二偏師一入二齊師一。不二素習一而能乎。
- 孔子言三軍旅之事未二之學一者。特有レ爲而言焉耳。
page 69
page 70
論語集説巻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