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1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百九十七 新元史
卷一百九十八 列傳第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九 

哈剌哈孫 不忽木 回回 巙巙

哈剌哈孫[编辑]

哈剌哈孫,斡剌納兒氏,太祖功臣乞失裏黑之曾孫也。祖博理察,父囊家臺,並見《乞失裏黑傳》。

哈剌哈孫威重,不妄言笑,善騎射,尤雅重儒術。至元九年,世祖錄勛臣後,命掌宿衛,襲號答剌罕。自是人稱答剌罕而不名。嘗從獵,馬踢傷面,入直如平常,帝命醫療之,眷益重。帝嘗諭之曰:“汝家勛載天府,行且大用汝矣。”又語皇太子曰;“答剌罕非常人比,可善遇之。”十八年,以欽、廉二州益其食邑。

二十二年,拜大宗正,用法平允。嘗遣使決各路獄囚,哈剌哈孫按獄詞有具者,悉令覆勘,僅奏決六十人。大同民毆鷹房三人死,左右以聞,帝怒,亟遣哈剌哈孫治之,止坐其為首者。京師造偽鈔者連富民百余家,哈剌哈孫盡釋之。時相請以江南獄隸宗正府,哈剌哈孫言其不便,事遂止。

二十八年,以丞相安童薦,拜榮祿大夫、湖廣行省平章政事。臺臣言;“哈剌哈孫在宗正,決獄平,即去,恐難其繼者。”帝曰:“湖廣非斯人不可。”命勿留,遂行。初,樞密置行院於各省,分兵、民為二,哈剌孫入覲,極陳其不便,帝為罷之,因問曰:“風憲之職,人多言其撓吏治,信乎?”對曰:“朝廷設此以糾奸慝,貪吏疾之,妄為此言。”帝然之。三十年,平章劉國傑征交趾,哈剌哈孫戒將吏無擾民。有奪民魚菜者,杖其千戶,軍中肅然。俄敕發湖廣富民萬家屯田廣西,以圖交趾,哈剌哈孫密遣使奏曰:“往年遠征失利,瘡痍未復,今又徒民瘴地,必將怨叛。”使還,報罷,民皆感悅。及廣西元帥府請募南丹五千戶屯田事上行省,哈剌哈孫曰:“此土著之民,誠為便之,內足以實空地,外足以制交趾之寇,不煩士卒而饋餉有余。”即命度地,立為五屯,統以屯長,給牛種農具與之。湖南宣慰使張國紀建言,欲按唐、宋末征民間夏稅,哈剌哈孫曰:“亡國弊政,失寬大之意,聖朝豈可行耶?”奏止之。

大德二年,入朝上都,拜江浙行省左丞相,視事七日,征拜中書左丞相,進階銀青光祿大夫。既拜命,斥言利之徒,壹以節用愛民為務,有大政事必引儒臣共議。京師無孔子廟,國學寓他署,乃奏建廟學,選名儒為學官,使近臣子弟入學。又集群議建南郊,為壹代定制。

五年,雲南行省左丞劉深建議征八百媳婦,右丞相完澤以帝未有武功,請從之。哈剌哈孫曰:“山嶠小夷,可喻之使來,不足以煩中國。”不聽,竟發兵二萬,命深將以往。及次順元,深使雍真葛蠻土官宋隆濟備飯運夫馬,刻期嚴急,民不堪命。遂圍深於窮谷,首尾不能相救。事聞,遣劉國傑往援,擒斬隆濟等,然士卒存者十僅壹、二。帝始悔不用其言。會赦,有司議釋深罪,哈剌哈孫曰:“僥功首釁,喪師辱國,非常罪比,不誅無以謝天下。”奏誅之。

七年,進中書右丞相,嘗言,治道必先守令。”乃精加遴選。定官吏贓罪十二章,及丁擾、婚聘,盜賊等制,禁獻戶口及山澤之利,著為令。車駕幸上都,哈剌哈孫必留守京師。帝不豫,政出中宮,群邪黨附之,哈剌哈孫匡救其間,天下晏然。十年,加開府儀同三司、監修國史。冬十壹月,帝疾甚,入侍醫藥,出總宿衛。諸王請入侍疾,不聽。

十壹年春正月,成宗崩。時武宗撫軍北邊,仁宗侍太後在懷慶,左丞相阿忽臺議請皇後垂聽簾聽政,立安西王阿難答。哈剌哈孫密道遣使北迎武宗,收京城百司符印,封府庫,稱疾臥省中。內旨日數至,並不聽,文書皆不署。眾欲害之,未敢發。及仁宗至近郊,眾猶未知。三月朔,列牘諸署皇後以三月三日禦殿聽政,哈剌哈孫立署之,眾大喜,莫知所為。明日,迎仁宗入,執阿忽臺及安西王阿難答等,誅之,內難悉平。自冬至春,未嘗至家休沐。

夏五月,武宗至,即皇帝位,拜太傅、錄軍國重事,仍總百揆,賜宅壹區,以其子脫歡人待。初,仁宗之入也,阿忽臺有勇力,人莫敢近,諸王禿剌手縛之,以功封越王,三宮盡幸其第,賜與甚厚,以慶元路為其食邑。哈剌哈孫力爭曰:“祖制,非親王不得加壹字封。禿剌疏屬,豈得以壹日之功,廢萬世之制。”帝不聽,禿剌因譖於帝曰:“方安西王謀幹大統,哈剌哈孫亦署其文書。”由是罷相,出鎮北邊。

詔曰:“和林為北邊重鎮,今諸部降者又百余萬,非重臣不足以鎮之,念無以易哈剌哈孫者。”賜黃金三百兩、白銀三千五百兩、鈔十五萬貫、帛四萬端、乳馬六十匹,以太傅、右丞相行和林省事。太後亦賜帛二百端、鈔五萬貫。至鎮,斬為盜者壹人,分遣使者賑降戶,奏出鈔帛易牛羊給之。近水者,教取魚食之。會大雪,命諸部置傳車,相去各三百裏,凡十傳,轉米數百石以餉饑民,不足則益以牛羊。又度地置內倉,積粟以待不者。浚古渠,溉田數千頃。復稱海屯田,歲得米二十萬石。北邊大治。

至大元年,賜斡爾朵如諸王制。十壹月,寢疾,語其屬曰:“吾不能治行省事矣,汝曹勉之!”卒年五十二。帝聞之,驚悼曰:“喪我賢相。”賻鈔二萬五千貫,詔歸葬昌平。追贈推誠履政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順德王,謚忠獻。

子脫歡,由太子賓客拜禦史中丞,襲號答剌罕,進禦史大夫,行臺江南,尋拜平章政事,行省江浙,進左丞相,兼領行宣政院。重厚有父風,喜讀書,為政不尚苛暴,得眾心。致和元年卒,年三十七。子蠻蠻。

不忽木[编辑]

不忽木,康裏氏。世為其部大人。

祖海藍伯,事克烈王汗。王汗滅,率所部遁去,太祖使招之,不從,後莫知所終。

父燕真,海落伯第十子,方六歲,為太祖所獲,分賜莊聖皇後。性恭謹,善為弓衣,侍世祖於潛邸,配以高麗女氏名長姬。及長,從征伐有功。憲宗將伐宋,命世祖居守,燕真諫曰:“上素疑殿下,今上親征,殿下不從可乎?”世祖請從,憲宗悅,使世祖分兵趨鄂州。憲宗崩,燕真統世祖留部,知阿裏不哥有異誌,奉皇後至上都。世祖即位,未及擢用而卒。後贈太傅、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晉國公,謚忠獻。

不忽木,幼事裕宗。年十二,進止詳雅,已如成人。師事贊善王恂。恂扈駕北征,詔不忽木入國學,受業於祭酒許衡。衡以為有公輔之器,名之曰時用,字用臣。世祖命諸生獻其所習字,不忽木年十六,書《貞觀政要》數十事以進,世祖嘉嘆久之。至元十三年,與同舍生疏請:“宏展國學,擇蒙古人年十五以下、十歲以上質美者百人,百官子弟與凡民俊秀者百人,定其餼稟之制,選司業、博士、助教教之。其諸生學業成就者,聽學官保舉,依例入仕。未成就者,令照舊學習,其終不可教者,聽出學。凡學政因革損益,皆得不時奏聞。”疏上,世祖嘉納之。十四年,授利用少監。

十五年,出為燕南河北道按察副使。世祖遣通事脫脫護送西僧過真定,僧箠驛吏幾死,按察使不敢問。不忽木受驛吏狀,下僧於獄,脫脫欲出之,詞氣倔強,不忽木責以不職,使免冠跪庭下。脫脫逃歸以聞,世祖曰:“不忽木素剛正,必汝輩犯法故也。”已而不忽木奏至,世祖曰:“朕固知之。”十九年,擢按察使。靜州守吏盜官錢,詔不忽木按之,歸報稱旨,賜銀鈔有差。

二十壹年,召參議中書省事。時盧世榮黨附桑哥,揚言能用已,則國賦可十倍於舊。世祖問於不忽木,對曰:“聚斂之臣,操術以罔其君,及罪惡稔,國與民俱困,雖悔無及。”世祖不聽,以世榮為中書右丞,不忽木辭參議不拜。

二十二年,世榮伏誅,世祖謂不忽木曰:“我殊愧卿!”擢吏總尚書。時方籍阿合馬家,其奴張繖劄爾等當死,謬言阿合馬家資寄頓者多,盡得之可充國用。於是鉤考隱匿,逮及無辜。不忽木曰:“此奴為阿合馬爪牙,死有余罪,為此言欲僥幸不死耳,豈可復受其誑,嫁禍良善耶?”丞相安童以其言入奏,世祖悟,命不忽木鞫之,具得情實,繖劄爾等伏誅。

二十三年,改工部尚書,遷刑部尚書。河東按察使阿合馬貸官錢,抑取部民資產償之。遣使者數輩按問,皆不伏。不忽木往,發其奸賊百余事。會大同饑,不忽木便宜稟粟賑之。阿合馬所善幸臣劾不忽木擅發軍儲,又鍛煉合馬之獄使誣服。世祖曰:“發粟賑饑,何罪之有?”命逮阿合馬至京師,鞫之,竟伏誅。土土哈求欽察人為奴者充其軍,籍濫及良民,中書遣僉省王遇核其籍汰之。土土哈奏遇有不遜語,世祖怒欲殺之,不忽木力諫,遇得免死。

二十四年,桑哥奏立尚書省,誣殺參政楊居寬、郭佑,不忽木爭之,不能得。桑哥深忌之,嘗指不忽木謂其妻曰:“他日籍我家者,必此人也。”使西域賈人作為訟冤者,賂不忽木珠壹篋,不受。既而知其事出於桑哥,遂以病免。二十七年,拜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普修國史。

二十八年春,世祖獵於柳林,不忽木之弟野禮審班及徹裏等劾奏桑哥罪狀,世祖召問不忽木,具以實對,世祖始決意誅之,罷尚書省,復以六部隸於中書。世祖欲相不忽木,固辭,世祖問:“孰任為相?”不忽木薦太子詹言完澤。是時,上春秋高,成宗撫軍北邊,位號未正,不忽木謂相東宮舊臣,可以杜奸又之覬覦。世祖默然良久,曰:“卿慮及此,社稷之福也。”乃拜完澤右丞相,不忽木平章政事。不忽木議革桑哥弊政,召用舊臣為桑哥所貶斥者,尤重文學知名之士,使更相引薦,布列臺省。桑哥之黨,惟忻者、納速丁蔑理、王濟等罪狀尤著誅之,其余隨材擢用,待之無間,於是人情翕服。上都留守蔑巴爾思言改按察置廉訪司不便,摭憲臣贓罪以以動上聽。世祖責中丞崔彧,彧謝病不知。不忽木面斥之,極論廉訪司不宜罷,世祖意始釋。

王師征交趾失利,復謀大舉,不忽木諫曰:“獸窮則噬,勢使之然,今陳日鐏襲位,若遣使諭以禍福,彼心聽命,如不悛,加兵未晚。”世祖從之,已而日鐏感懼,遣使詣闕請罪,獻前六歲之貢物。世祖曰:“卿壹人之力也。”以其半賜之,不忽木固辭,惟受沈香假山、象牙鎮紙、水晶數事。

平間政事麥術丁請復立尚書省,專領戶、工、刑三部,不忽木詰之曰:“阿合馬、桑哥身戮家敗,前鑒不遠,汝奈何又效之?”事獲寢。

又有言京師蒙古人,宜與漢人間遠,以示制防。不忽木曰:“此奸人欲擅貿易之利,借為忠言,以熒上聽耳。”乃圖蒙古人第宅與民居相錯之狀奏之,事亦寢。

達剌海求征理錢谷逋縣,省臣請入止之,不忽木曰:“無庸,宜聽其所為,彼不久自敗也。”已果以賄誅。有請加江南包銀者,不鐵木曰:“江南履畝納稅,輸酒醋課及門徭、水馬驛遞。又增包銀則重斂矣,民將不堪!”其議始罷。

三十年,有星孛於帝座,世祖憂之。夜召不忽木,問以塞天變之道,對曰:“陛下,天之子也,父母怒人子,不敢疾怨,惟起敬、起孝而已。故《易》曰:‘君子以恐懼修省。’《詩》曰:‘敬天之怒’,凡克謹天戒者,鮮不有終。漢文帝之世,同日山崩者二十有九,頻歲日食、地震,文帝能戒慎,天亦悔過,海內又安。臣願陛下法之。”因誦文帝日食求言詔,世祖悚然曰:“此言深合朕意。”明日進膳,以盤珍賜不忽木。

世祖每與不忽木論古今成敗之理,至忘寢食,或危坐達旦,謂不忽木曰:“曩與許仲平論治,不及卿遠甚,豈仲平有隱於朕耶?抑卿過於師耶?”不忽木謝曰:“臣師見理甚明,臣所知何足以企萬壹。臣師起於布衣,君臣分嚴,召對有時言不克究。臣托先臣之蔭,朝夕侍陛下左右,故得盡言。”世祖又謂之曰:“太祖有言:國家之事,譬右手執之,復佐以左手,猶恐失墜。今朕為右手,左手非卿乎?”又嘗拊髀嘆曰:“天生卿為朕輔弼,何不前三十年及朕未衰用之?”已而顧左右曰:“此朕子孫之福也。”

或譖完澤徇私,世祖問於不忽木,對曰:“臣等待罪中書,有發其隱慝者,陛下宜面質之,明示責降,若內蓄疑猜,並馭臣下之道也。”言者果屈,世祖使批其頰而出之。是日,寒甚,解所禦貂裘賜之。

又有請討流求國者,詔百官集議,不忽木力言不可,乃止。

世祖每稱賽典赤伯顏之能,不忽木問之,世祖曰:“憲宗時常陰以財用資朕,卿父所知也。”不忽木曰:“是所謂二心之臣。今有以內府財物私與親王,陛下以為何如?”帝急揮以手曰:“朕失言。”

世祖不豫,故事非蒙古勛臣不得入臥內,特詔不忽木侍醫藥。及大漸,與太傅伯顏、禦史大夫月魯呂諾延受遺詔,留禁中。丞相完澤至,不得入,伺伯顏出,問之曰:“我年位俱在不忽木上,而不預顧命何也。”伯顏嘆息曰:“使丞相不忽木之識慮,吾輩何至勞苦如此!”完澤不能對,入白皇太後,召三人問之。月魯呂諾延曰:“臣等受顧命,如誤國,甘伏誅。宗社事大,非宮中所當預也。太後韙之。其後發引、升祔、請謚、南郊,皆不忽木領之。

成宗鄧位,躬親庶政,每廷議大事,多采不忽木之言。河東路獻嘉禾,完澤欲奏以為瑞。不忽木詰之曰:“汝部內所產盡然耶?”曰;“只此數莖爾。”不忽木曰:“此無益於民,何足為瑞!”遂罷遣之。西僧為佛事,釋罪人祈福,謂之禿魯麻。豪民犯法,輒賂以求免。有奴殺生,妻殺夫者,僧被以禦服,乘黃犢車出禁門,釋之。不忽木曰:“倫常者,人治之本,豈可使法如此。”成宗責丞相曰:“朕戒汝,勿使不忽木知,今甚愧其言。然自是以為故事。”不忽木在中書,為同僚所嚴憚,有幹以私者,輒正色拒之。由是怨者日眾,遂構於完澤,出為陜西行省平章。成宗聞知其故,大怒,責完澤面欺,命不忽木復入中書。不忽木稱疾不出。

元貞二年,拜昭文館大學士、平章軍國重事,辭曰:“本朝惟史天澤如此,臣不敢當。”詔去“重”字。大德二年,行禦史中丞事。三年,兼領侍儀司事。久之,完澤知為同列所誤,引咎自責,至於垂涕。不忽木在禦史臺,監察禦史及各道廉訪使多擇士人為之,患吏不讀書,令通壹經壹史者試吏,按官吏犯贓不施笞責,子不得證父,妻不得證夫,皆比附經義以改當時之法,人稱其平恕焉。

武宗出鎮北庭,百官郊餞,欲與不忽木易騎,謝不敢,第獻其所乘馬。蝗年,復遣使賜不忽木名鷹。大德四年,以病卒,年四十六。武宗即位,贈純誠佐理功臣、開府儀同三司、太傅、上柱國,追封魯國公,謚文貞。惠宗時,加贈太師,進封東平王。初世祖臨崩,賜不忽木白璧,曰:“他日持此見朕。”及卒,遂以璧殉葬雲。子回回■〈犭栗〉巙。

史臣曰:“成宗席世祖之余烈,哈剌哈孫輔之,黜營私罔利之臣,戮貪功生事之將,休養生息,海內宴然。不忽木篤守許衡之學,獻可替否,本於經術,方之前代,庶幾司馬光、範純仁。元之賢相,前為安童、廉希憲,後為哈剌哈孫、不忽木,百余年來有及之者也。

回回[编辑]

回回,字子淵。以大臣子直宿衛,拜集賢學士,以幼辭。大德初,用薦者言,擢朝列大夫、太常少卿,進太常卿,階嘉議大夫。以藩邸舊臣出使,稱旨。寺改為院,擢太常院使,辭不拜。

武宗即位,海盜梗漕運,廷議設康裏衛鎮其地,欲以回回為萬戶。回回曰:“弭盜在用人,不必設衛分屯,以糜稟粟。”帝從之。至大初,調大司農。禦史臺議選廷臣為諸道肅政廉訪使,回回入侍,帝問之,對曰:“中臺表也,諸道景也,表正則景正,陛下宜慎選正人,以長中臺,次用剛毅有為者以使諸道,則有司知畏法矣。”帝曰:“卿言得之。”即日除山南江北道肅政廉訪使。有婦人以殺夫系獄,回回疑其枉,重鞫之,乃仇家所殺,立雪婦冤。同列多貪墨,惡回回,數以言語侵之,回回乃乞病歸。未幾,同列皆以贓敗,人始服其先識。

至大末,改江南行臺治書侍禦史。禦史大夫鐵木叠兒怙權自尊,凡議事,自中丞以下皆侍立,莫敢相可否。回回獨坐,與之言事,有不直必執法以折之,鐵木叠兒銜之。還朝,帝問臺臣優劣,遂誣奏回回不法之事。帝怒唾其面,出之。即遣中使,賜回回上尊。復遷淮西江北道肅政廉訪使。有從事以受賕被逮,累讀不引伏,回回壹問,即吐實曰;“吾不即伏者,以諸使者與吾無大相遠,冀遷延幸免耳。公至,尚何言:”遂伏其辜。再改河南廉訪使。行省郎中納璘為丞相所惡,欲出之。回回察其賢,抗疏論薦,後卒為名臣。

英宗即位,丞相拜住首薦為戶部尚書。尋拜南臺侍禦史,改參議中書省事。英宗憤鐵木兒舞法,不及誅而死,命法司磔其屍,回回奏曰:“斯人元惡,萬磔莫贖,但初春發育之時,不宜戮遺骸,幹天地之和氣。”帝稱善。帝欲選拔人材,丞相拜住命百僚各舉所知,有以中使子為言者。回回曰:“君不見左悺、楊復光之事乎?上重惜名爵,君乃進此輩,何也。”拜住叱其人出之。高麗王兄弟不睦,帝欲廢其國為郡縣,回回曰:“宜諭使改過自新,不從,然後擇其宗室之賢者立之。”拜住偕回回入奏,不聽,復叩頭力爭,始寢其事。

司徒劉夔以訟田受賂,帝怒欲賜之死,回回曰:“受賂而按田不實,罪準枉法論,不至死。”拜住入奏如回回言。帝怒,欲窮究建議者,既面知其守法,釋不問。回回入謝,帝曰:“朕雖不用卿言,知卿之忠也。”會日食,帝問其故,對曰:“今征理田賦,勞師邊寒,無罪殺楊朵兒只、蕭拜住,皆足以致天變,惟陛下察之。”帝韙其言。回回性峭直,略無顧忌,拜住嘗稱其有經濟才,謂人曰:“吾以非才,臻位宰相,每慚見子淵。”拜住退朝,執政皆送至私第,回回曰:“是不過為諂耳。”獨不住。拜住益賢之。

英宗遇弒,泰定帝踐阼,詔捕斬構逆者。回回懼有變,即夜至中書,與大臣定計,昧爽就其家執之,無壹脫者。泰定初,拜太子詹事丞,進階中奉大夫,疏言:“太子,國家之本,宜擇正人如贊善王恂、諭德劉因者,為輔導。”從之。後以病免,改山東東西肅政廉訪使,未行,擢翰林侍講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回回與宰相倒剌沙議不合,固辭,遷江浙等處中書右丞,進資德大夫,又以病免歸。

文宗即位,拜榮祿大夫、理政院使,擢中書右丞。時太師燕鐵木兒權勢赫奕,回回待之無加禮,乃出為陜西行省平章政事,回回度不為所容,力辭不就。元統元年,卒於家,謚忠定。

子祐童,濟南路總管;帖木列思,江南行臺治書侍禦史。

巙巙[编辑]

巙巙,字子山。由宿衛授集賢待制,遷兵部郎中,轉秘書監丞。奉命往核泉舶。改同僉太常禮儀院事,拜監察禦史,累遷禮部尚書、監群玉內司、領會同館事,尋兼經筵官。復除工南行臺治書侍禦史,未行,留為奎章閣學士院承制學士,仍兼經筵官,升侍書學士、同知經筵事。復拜奎章閣學士院大學士、知經筵事。除浙西廉訪使,復留為大學士、知經筵事,尋拜翰林學士承旨,提調宣文閣、崇文監。

文宗勵精圖治,巙巙日以聖賢格言講誦帝前。

惠宗即位,巙巙侍經筵,益勸帝務學。帝欲寵以師禮,巙巙力辭。凡經書所載治道,為帝言之,必使敷暢旨意而後已。帝暇日欲觀古名畫,巙巙取郭忠怒《比幹圖》以進,因言商王受不聽忠臣之諫,遂亡其國。帝壹日覽宋徽宗畫,稱善,巙巙奏:“徽宗多能,惟壹事不能。”帝問:“何謂壹事?”對曰:“獨不能為君爾。身辱國亡,皆由不能為君所致。人君貴能為君,它非所尚也。或遇天變民災,必乘間進言,謂;“天心仁愛,人君因變示儆。譬如慈父於子,愛則教之,子能起敬起孝,則父怒必釋。人君側身修行,則天意必回。”帝嘉納之,特賜只孫燕服九襲及玉帶、楮幣,以旌直言。

巙巙嘗謂人曰;“天下事在宰相,宰相不言,則臺諫言之。臺諫不言,則經筵言之。備位經筵,得言人所不敢言於天子之前,吾願足矣!”大臣議罷奎章閣學士院及藝及監,巙巙進曰:“民有千金之產,猶設家塾延館客,豈有富有四海,壹學房乃不能容耶!”帝聞而深然之,即日改奎章閣為宣文閣,藝文監為崇文監,就命巙巙領之,又置檢討等職十六員以備進講。壹日,進讀司馬光《資治通鑒》,因言國家當及斯時修遼、金、宋三史,歲久恐闕逸。後置局纂修,實由巙巙發之。又請行鄉飲酒於國學,使民知遜悌,及請褒贈唐劉蕡、宋邵雍;帝從其請,為之下詔。

既而,出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未幾,復以翰林學士承詣召還。時中書平章闕員,近臣欲有所薦用,以言覘帝意,帝曰:“平章已有其人,今行半途矣。”近臣知帝意在巙巙,不復薦人。至京七日,感熱疾卒,年五十壹。家貧,無以為斂。帝聞,為震悼,賜賻銀五錠。其所負官中營運錢,臺臣奏以罰布為之代償。謚文忠。

子維山,材質清劭,侍禁廷,由崇文監丞擢給事中,遷同僉太常禮儀院事,調崇文太監,卒。